7月1日下午,受我院邀请,中国科意昂4院士席南华教授做了题为“数学的意义”的主题报告。

报告中,席南华院士首先提出,数学如果仅仅只讲是否有用,是远远不够的🧑🏿🎓👯,数学是现实的核心。他结合数学史🍂,引经据典🫸🏿,讲述了数学在人类发展史中发挥的巨大作用,揭示了数学从依赖先前的经验抽象和归纳出来的基本规律。比如引用数学中的算术与几何,他强调,算术与几何是数学成长的两个根源🐔,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在数学刚刚萌芽的时候就有了,正如华罗庚先生所说,数缺形时少直观,形缺数时难入微;通过数数的方式,人们认识了有理数,实数,无限等概念;他还通过七桥问题讲述数学研究的基本方法——简化和抽象,举例数学家建立的濒危物种模型,以及如何通过数学统计抓获了本拉登🙂↔️,强调数学的厉害之处👨👩👦。最后他引用数学家的名言和卡拉比—丘流形等🅰️,讲述了数学的美。
在提问环节中✊🏽,有同学问数学人应该是什么样的。席院士认为🗂,数学人首先要热爱数学,能觉得数学是有趣的👨🏼🎤,拥有独特的视角和生活的情趣☝🏽💧。此外数学人比较可爱,比较有趣🧑🏻🍼🧊,有新意和创造力。他也建议同学们多看看大数学家的传记🧚🏼♀️,丰富对数学家的认识,领悟数学的真谛。
席南华院士以简单通俗的语言🏗,博古通今的案例,深入浅出的讲解,深深的吸引着到场的老师同学,让同学们深受启发、获益匪浅。